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台灣教授協會「回顧台灣社運二十年-獨立運動」一研討會發言概要

台灣教授協會「回顧台灣社運二十年-獨立運動」與談人(黃爾璇)發言概要

                                                      2010年12月4日

           很高興見到台教會於2009年分別研討「台灣國家定位論壇」及「中華民國流亡台灣六十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後,繼之又舉行這樣重視「運動」的研討會。今天將獨運與社運一起討論並無不可,正如我們研究政治社會學的,也常常一起談Political and social movement。二戰後新興國家紛紛獨立,政治科學討論Nation-state、Nation-Building 成為熱門,同時出現政治發展、政治現代化的研究領域;方法論上則不斷注入新觀點,諸如行為科學、計量政治分析、後行為科學、新制度學派、複雜系分析等等 。研討一個國家(或政治共同體)的獨立運動,除了須參採這些研究途徑外,亦應以各國獨立運動的過程和內涵為參照架構,並混合政治社會運動的分析模型研討之。各國的獨立運動,似以越南、東帝汶,波羅的海諸國較為適例,尤其後者,不過現在台灣沒有游擊戰的條件,不能學其動槍動砲的部份。因時代和國際環境不同,台灣面對國共兩黨的抵制和長期受外來政權統治形成人民沈重的奴性,其複雜性是不言可喻的。至於運動的分析模型,最後一節的研討或許可提供參考。

          研討台灣灣獨立運動,當應注意台灣獨立運動的特殊性。二戰結束前,台灣是日本統治的殖民地,二0年代雖受大正民主主義的影響而出現台灣文化、台灣地方自治等運動,但日方因恐發展為民族自決運動而加以取締阻絕。二戰後,台灣再度淪為中國流亡政府遷佔集團的殖民統治,台灣獨立運動可說是從二二八起義之後開始發生的,但當時台灣由於受各種內外因素的羈絆,眼睜睜地失去獨立建國的機會(縱有聯合國1960年諸殖民地國家與人民賦與獨立宣言及其後通過的兩部國際人權公約第一條人民自決條款)。甚至1989年起,隨著蘇聯瓦解、東歐劇變,第二波獨立運動風潮興起,台灣卻仍茫然錯過,餘留後續長夜漫漫的前途。

          不過這次研討會將射程時序設定於1990到2010年,是在兩次劇變之後。這段時間,涵蓋台灣本土政黨民進黨突破黨禁三年之後、台獨火車頭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突破圍牆返台建制之後,也是兩蔣體制結束,台灣人的國民黨籍總統李登輝繼位,克服國民黨非主流派抵制,開始迎合人民呼聲推動台灣民主化(諸如修改刑法100條、釋放政治犯、解除海外黑名單、修憲及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九七修憲等等),同時迸放出多元的社會運動;嗣經民進黨陳水扁總統連任兩屆而又失去政權,國民黨馬英九總統復辟執政初期台灣主權陷入將被中國併吞的空前劫難困境。這段期間,雖呈現有利於台灣獨立建國的一些機會,同時也吊詭地萌生一些削弱的負面徵象;我們可從這些場景,探究台灣獨立運動的變動軌跡(發展或衰退)和內藏的質素-它包括人民政治意識的內涵、主導機制、不同的團體山頭和雜音、策略和行動方法、體制內體制外或進入體制改革體制、本體面和敵對面、內外在環境等等。

         施正鋒教授的論文「由社會運動到台獨運動──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遷台二十年回顧」。該論文充分發揮作者的專業和實際參與經驗,相當平均的闡述討論會付託的探討領域和應涵蓋的時期,不但提示台灣獨立運動的脈絡和台灣墾殖社會的本質,而且加強論述獨立運動與政黨和政團尤其是民進黨與台獨聯盟的關係,尤其能注意到有關台灣主權獨立的各種主張,以及本土社團和社運的關連性。

          曾咨翔先生的論文「未竟之業:近20年台獨運動」。偏重九0年代前台灣獨立運動的動態,以豐富的歷史檔案和書籍闡述過去獨立運動的內涵,是其特色。但是,對於九0年代後期及以後的情形則較少詳細闡釋,這方面似可參閱報章雜誌資料及訪談實際參與經驗者而補其空隙,對於如所謂民進黨務實派,則更須小心界定其行動的真正意向。

           許維德教授的論文「從『素樸文化認同』到『制度化政治認同』-以某『焦點團體訪談』資料分析『客家認同』的動態發展過程」;作者謙稱:不是原本要繳交研討會,而是準備給「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的稿件,因此,這篇文章的主要問題意識,雖然和「客家社會文化運動」有一些關係,但是並無法真的扣緊大會「社運二十年」的主題等語。該論文以個案研究方法探討從「素樸文化認同」性質的「客家認同」到「制度化政治認同」性質的「客家認同」之發展。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原不是相同次元的概念,但是前者可說是構成後者的質素之一,如果以該論文的研究方法,去比較研究台灣內部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新住民的族群意識與國家認同及台灣獨立意識的關連性及其對政治態度的影響,並比較其形成過程和影響的因子,則可對台獨運動提供更深入的瞭解。

        因近二十年來的這段期間,雖然各個政治社會團體的行動條件強弱不同,但政治活動既已開放,已可發揮各自的見解和能量,故越是影響力較大的團體越須深入分析,尤其對台灣本土政黨和社運團體的台灣獨立政策和表現,更應有客觀完整的論述。

        顯然的,這段期間,民進黨與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對台灣獨立運動扮演較重要的角色。民進黨突破黨禁,啟開台灣民主運動的新階段,其建黨初期黨綱的台灣前途條文只能婉轉以國際公約自決條文為後盾;1988年的417決議案,則在國民黨強壓下,不得不以四個「如果」收場;其後,1990年所謂1007事實主權決議文,1991年8月民進黨中常會通過確認明訂台灣國號為台灣共和國的台灣憲法草案,但同年10月決議文又改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此等皆是在國民黨威脅解散民進黨之下的軟化。嗣1992年之後,黨內出現的各種不同聲音,卻都是在自主環境下,主要派系或領導幹部個人的政策選擇,故分析時更應重視派系和領導者個人的政治競爭動機、理念及回應當時環境的策略取向;諸如其後的大和解主張、新世代的政策綱領,甚至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陳總統2000年就職文告的四不一沒有、扁宋會的宣言、台灣正常國家決議文、一中一台或憲法一中、凍結國家統一綱領等等。

         至於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在80年代中期以前,曾為島內黨外政治活動家前往國外朝拜的對象。惟自從90年代開始遷台之初,兼具民進黨黨員和獨盟盟員雙重身分的人與民進黨獨派成員,先則以台建和海內外獨派溝通會方式進行運動;獨盟遷台後即投入制憲、公投、以台灣名義進入聯合國等運動,但其組織發展卻逐漸遭受當時民進黨某些派系的抵制。1994年獨盟主席張燦鍙參選民進黨主席,因過分相信選票承諾,獨盟多人連中執委都落敗,被視為水土不服之象。翌年民進黨改採新初選提名辦法,四大派系堅持幹部評鑑佔50趴、三組三票制,獨盟黨員提出修正案皆遭否決。因獨盟擁有民進黨幹部票少,形同被排斥出局,連帶引起獨盟國會辦公室瓦解。其後,1996年台灣建國陣線、彭明敏教授的台灣建國會、李鎮源院士等人的建國黨紛紛成立,繼之因民進黨中央部份政策曖昧引起若干黨員出走,獨盟有些盟員也轉入建國黨,獨派形成各自登山的狀態;從此,獨盟總本部乃將重心置重於加強與日、美關係,並配合其他台派社運團體從事各種運動,以成功不必在我自勗。

       要之,從民進黨和獨盟變動的風風雨雨,或許可窺見台灣獨立運動的辛酸,難免有的令人感念,有的令人感嘆。

            總之,這次僅以一節研討獨立運動,時間太短,無法更詳細討論。惟似仍可藉此激發出將來對台灣獨立運動更深入、更完整的研究。(因時間關係,僅能就上述摘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