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民進黨建黨秘辛(第一階段B)19860406-0702

民進黨建黨秘辛(第一階段B)19860406-0702

1986 04 06 十三人中餐﹝費、陶等﹞
(清明節返鄉後)7:10 AM 坐火車由斗六返北。
       到台北後,妻先行回家,我坐計程車趕赴內湖費希平家。今天餐會據說由康、胡、楊作東﹐請立法院伙食團來包辦﹐與會共有陶百川、費希平、胡佛、楊國樞、張忠棟、韋政通、司馬文武、康寧祥、李鴻禧、尤清、傅正、張德銘與我等十三人。我問康這次集會的緣由,康謂有一次陳菊說,希望集合一些人談談,康把此事向費、陶轉達,他們以為人員太雜,實不適宜,乃改由胡佛決定名單;張德銘因感謝選舉時陶公遠從美國來電同意公開表示支援,曾於陶公返國後找他數次,所以特別要求把張列入,其餘康未表示意見。這個名單,似乎是過去商討應付所謂公政會改稱後登記問題曾經集會的一些人,所以似也具有延長那一次會的意義。胡佛餐後曾建議今後每月集合一次,陶公也欣然同意。
     這次聚談,主題集中在應不應現在即進行組黨,或擴大公政會的問體。外省籍人士都勸尤清不要組分會,由現在的公政會總會擴大就行了,陶公甚至強調儘量談政策問題,不討論太敏感的高調,他指了指尤清、司馬和我說﹐他希望三個人不要發生問題﹐這都是台灣的菁英﹐如果真的要設分會﹐KMT 可能真正會不客氣起來﹐屆時﹐過去的努力恐會廢於一旦。鴻禧都未說話。他門要老康表示對組黨的意見。康說﹐組黨沒有什麼困難﹐要組就可以組﹐問題是必須有心裡準備﹐不怕被抓被關。尤清也說明了過去一些 KMT的手段﹐但未清楚表示強硬立場。
      看這個樣子﹐費老積極要求組黨的心意﹐已被他們改變了。胡、楊的論調,與李最近傳達KMT恫嚇的口氣相同,許多黨外人士,受影響相當大,這可能是最近組織化一直未進展的原因。
      結束後,我與傅正、康同車﹐由張德銘駕駛。康問我和傅正﹐台北公政會分會最近要提出登記﹐想把我們的名字也寫上去。我們都不贊成﹐答說第二批再看看。我和傅在車上談到對黨外很失望﹐我開玩笑對康、張說,你們二位除外,都是我們敬重的。
     台灣知識界,很有內外意識形態的矛盾,是很難像南韓、菲律賓那樣﹐全力對付暴政的。

(按:李登輝筆記及口述,「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記載,「設立與黨外人士溝通管道-與黨外人士之間的溝通管道,是由蔣經國總統提起,並不是我在進行;我不能主動做這種事,否則會被誤會。或許他透過什麼人在做這項工作,另外又指示我多參與。---1986.05.07 蔣經國指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在尊重法治的基礎上.加強與各界人士的溝通.以增進彼此瞭解。1986.05.10 溝通餐會舉行,由胡佛、楊國樞.李鴻禧.張忠棟四位中介學者出面,邀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三位副秘書長與黨外尤清、康寧祥等人溝通。1986.05.24 國民黨出面作東,雙方再進行第二次溝通。之後黨外內部對此事產生爭執.因此雙方未再繼續溝通。」)

1986 05 22 挽救黨外腳步零亂的內部協調會
     下午3:30分 與文猷、嘉誠、欽仁一同到陳繼盛律師事務所,約請他出面協助促成黨外領導階層人士溝通。把溝通的主旨及目的告訴他,他立即慨允,並願意以勞工研究基金會會議室為協談之處。每人分配邀請三、四位﹐約定明天下午6:00-9:00見面,以便有益於翌日的黨內外溝通。
     我立即與洪奇昌取得聯絡﹐適他在監察院與尤清見面﹝據洪說﹐是尤清約定他來商談究竟在北縣或北市參選﹞﹐剛好向兩人一起說明邀請的意義及時地。
     尤問我要不要出來參選﹐我坦告沒有錢﹐他立即反應說「我們一齊來募款」﹐很坦爽﹐又很江湖氣慨。我祇好說﹐我們不同選區﹐怎可拖累你呢?洪醫師也問我參選之事﹐可見大家都急著想要知道正確的情報。
     另江鵬堅和張俊雄﹐我都以電話聯繫﹐張因需返高﹐不能出席。

1986 05 23
     與欽仁下午六時到勞研會﹝比較法學會﹞﹐尤清、江鵬堅、康寧祥、張正雄、林嘉誠、張德銘、謝長廷、陳繼盛、林正杰、洪奇昌、王文猷先後到來,陳水扁拒不參加,黃天福未聯絡到,李勝雄不知是否有聯絡,張俊雄事先告假。
    本來想請陳繼盛主持一下,不料他卻推辭,一定要我主持。
     我事先說明,我與林、王﹐在鄭欽仁家聊天﹐大家都覺得最近黨外面臨很多問題﹐真是千變萬化﹐如不大家聚首一起取得對各方問題的共識﹐必將很難因應變局﹝如溝通、設立分會、519綠色運動、海外台灣民主黨返台計劃等等﹞﹐所以與陳律師商量﹐邀請大家來開講﹐希望大家共同交換意見。
     林正杰立即具體的提到溝通時公政會要不要登記的問題、「黨外」一詞能否取消的問題。
     我看到他立即引言上道了﹐所以更具體的提出下列問題﹐供大家參考,以便作為研討的架構。
1. 對KMT要求公政會改名登記的對應策略。
2. 各地分會如何促其早日成立?或延後成立?如何避免衝突或解決衝突問題?
3. 對海外台灣民主黨返台行動的共同態度。
4. 如何加強黨外對外宣傳﹐發言人制度以及黨外雜誌聯繫。
5. 如何加強黨外公政會理事會的開會頻度﹐增加列席成員。
6. 如何迅速建立公政會與地方分會的關係﹝監督、分工、紀律仲裁﹞。
7. 研判 KMT 對溝通的策略,如何應付。
      林正杰表示:1. 贊成與KMT溝通。2.以後開座談會方式、不吃飯。公開讓記 者旁聽。3.登記時要求條件 - a. 刊物、會刊不得查禁。b活動可不申請,有此權利。C不騷擾,尊重身份,不查帳。
張德銘:KMT未與公政會為對象,與私人為對象。
江鵬堅:1.下次祇談程序,可拖時間,目前不宜翻臉。2.無正式公政會,用私人不同。3.登記須準備非常時期團體組織法。
謝長廷:須於會談前準備聲明,備自行記者招待會。1.KMT同意溝通是他們自己找下台階,否則公政會分會和綠色行動都非抓人不可,KMT被迫讓步。2.KMT想孤立學者、記者、學生與黨外關係﹐減少對黨外支持。3.溝通停下來對黨外不利。4.KMT贏取輿論後﹐內部無難題了﹐就可能再度頑強起來。5.準備黨外內部溝通聲明﹐準備新聞稿。
陳繼盛:1.黨外須認清﹐登記則如同死棋﹐政團一但登記﹐就等於放棄組黨機會﹐除非有政黨法。2.黨外要改名﹐等到內部組織完成﹐內部商量後自我改稱。3.KMT可藉溝通過程打破黨外領袖形象﹝包括學者﹞;黨外培養領袖不易﹐應善加珍攝。請尤清在溝通時盡量少發言﹐讓有的人扮白臉﹐有的人扮黑臉﹐理事長較容易進退。
林正杰:黑白臉不易扮演好﹐除非內部溝通好﹐分工好﹐內部大家有誠意﹐否則會發生內部分裂。像519綠色行動﹐有的人說﹐老康﹐林正杰先溜了﹐踩到老康的老巢了---等言語。所以須先提到組織內討論分工。
江鵬堅:519當初想選擇市議會﹐但覺得無法號招群眾﹐所以才改在龍山寺﹐不是故意找老康的老巢。
尤清:對邀請函的公文格式表不滿﹐想不參加﹐另推他人參加﹐即使破裂也沒有關係﹐他不想幹理事長﹐甚至年底不想選了﹐監委也不幹了---發起脾氣來了。
       謝長廷幽默地附和﹐那怎麼辦﹐就讓它吹了---。大家面部都變成很凝重﹐以為這次會商﹐這樣就毫無結果了。康對我做了一個鬼臉﹐莫可奈何。欽仁小聲對我說﹐這樣怎麼辦?我對欽仁說﹐總是要讓他火氣消了再說。我隨之也拿著公文函﹐表示不滿;但是﹐轉過頭對尤說﹐為了要拖時間讓各地分會成立﹐還是忍辱負重為佳。大家紛紛勸尤忍耐﹐如此﹐火氣始漸消逝﹐恢復冷靜商量應付明天溝通的策略。
      我請洪奇昌表示一下編聯會是否能配合黨外加強宣導工作。洪說﹐編聯會作家有的根本無黨外意識﹐所以很難期望他們合作。現在較有黨外意識的﹐都已變成月刊﹐功能不大。
洪奇昌:他認為與KMT 溝通無益﹐溝通除了爭取一點輿論外毫無用處﹐何況輿論都被老K控制。拖時間也不必﹐如果分會的人怕事不敢成立﹐即使拖時間讓他們成立﹐這種分會也無意義。他的意見﹐都是反映新潮流一派的看法﹐公職人員似不同意﹐但是都靜靜地聽他說。

     綜結這次的結論:
一. 大家都認為與KMT 溝通﹐應該再溝通下去﹐以便爭取設立分會的時間。這種溝通隨時都會破裂﹐但要爭取罪不在我方的輿論支持。
二. 明天的溝通﹐不說不﹐不隨便表示同意登記改稱﹐儘量以模糊話、好聽話﹐拖延時間。
三. 明天即很禮貌的發下一次的邀請帖子﹐並揭發這次KMT邀請公文的不禮貌。
四. 對KMT在這期間表現的不和諧態度﹐表示埋怨﹐希其改善。
五. 登記是終究不能同意的﹐政黨一但登記就會被任其掣肘。改稱更無道理﹐如果依憲政制度實施健全政黨制度﹐讓黨外組黨﹐則無採用「黨外」之必要了。
六. 為了不希望立即破裂﹐對嚴格拒絕的理由不必先提出來﹐以免鬧翻。
七. 打高空﹐希望KMT提出健全政黨政治的方案再說。
八. 解釋519綠色運動不是公政會的團體決策﹐是個別身份自行參加﹐而且此行動計劃於溝通之前。
九. 希望公政會之外的諸多政治問題,都應列入溝通範圍才有成效。
十. 邊打邊談﹐530支持陳水扁行動照辦。
  
      到了十時散會。很難得的﹐尤清取消原定8時須赴約的約會﹐張德銘也打消9時離開的念頭。
      我駕車送尤清返家﹐在途中我和欽仁提到毛澤東和周恩來抗戰中到重慶「國共合作」的低姿態故事﹐他們等到時機成熟﹐飛回延安﹐才再度強硬的捲起內戰風潮。以此喻政治人物忍辱負重的重要性。

1986 05 25
      看到報紙刊登昨天晚上黨內外溝通情形﹐黨外表演得很好﹐挽回這幾天瀕臨破裂的形象。輿論已有轉向。
     整個過程似都按照星期五晚上協商的結論﹐可見他們都很認真而慎重的赴會。
    老康似很滿意﹐約好嘉誠在欽仁家見面﹐暢談參加溝通經過。他提到:
1. 開始時﹐大家面部很凝重﹐以為會談會破裂。俟謝長廷利用記者照相機會﹐先分送下次邀請函﹐大家為之拍手﹐表示歡迎和興奮。
2. 費希平提到改變「黨外」名稱事﹐希望KMT提出說服性的理由﹐以便黨外有所交代。像 KMT為了亞銀事﹐都反對被改稱﹐現在為何要求「黨外」改稱?何況這個名詞又不是黨外高興永久沿用的﹐它是自然形成的。
3. 老康分發了一份意見書﹐表示KMT應先按憲政程序提出健全政黨的辦法。
4. 尤、江都辯解519綠色行動時,祇擔任維持秩序角色;但蕭天讚駁稱,他親到現場三次,尤、江表現的言行都聽到了﹐並不是消極角色。
5. 謝提到,登記事赴會者無權決定,一切須問大會。K方人員抓到機會,要求黨外問大會再說。謝乃立即改口說,K方須問上面健全政黨方案再說。
6. 學者不贊成各說各話的結論方式,以免予人破裂印象。也不贊成K方和黨外自行記者會。
7. 黨外要求對蓬萊島案慎重處理。蕭推說,司法獨立,無法如此運作。但鴻禧駁稱,KMT是黨政不分,這是舉世皆知的事。
8. 陶公表示「失望」,似已顯不耐,但三學者仍努力仲介,暗中請黨外公政會分會趕快成立,楊國樞表現最為老練。

老康提出其他意見,歸納要點:
1. 星期五的黨內溝通很有貢獻,希望擴大成員繼續下去。
2. 表示陳水扁案如判決有罪,將參加抗議行軍。
3. 對519綠色運動為何先離現場未加解釋。
-----

沒有留言: